您的位置: 首页 > 段永川 个人信息
- 师资力量
![]() |
|
- 基本教学信息
- 本科教学信息
- 板材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三级项目) 必修 锻压专业(大校) 2.5
电脑辅助工程 必修 模具专业(里仁) 2.5 - 教学项目及获奖
- 参与教改项目2项:
1.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教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ZZJG01,2017/12-2018/12,2万元,结题
2.燕山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基于核心知识能力的课程群建设及项目实施,2014-2015ZZJG01,2014/9-2015/12,0.5万元,结题
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
2018,2019年度师德考核为优秀
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讲授《板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和《电脑辅助工程》两门课程,多次评教为优秀 - 研究生教学信息
- 学科及研究方向
- 1.[硕士]材料加工工程(080503),研究方向:
2.[硕士]机械工程(430102),研究方向:
3.[博士]材料加工工程(080503),研究方向: - 研究生招生信息
- 招生数量:3-4名硕士研究生
招生原则:品德至上,择优录取;注重科研态度和潜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
1.熟练掌握一种及以上有限元分析软件,CAD造型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2.可独立完成基本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3.参与导师分配的横纵向科研任务并按时完成;
4.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按照相关规定到单位实习;
5.在学期间至少作为主要完成人(一作或导师一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
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鼓励在学期间发表中英文科技论文,其中,发表SCI、EI收录、1A、1B、核心期刊论文提供版面费,申报专利提供申报费。
1.发表SCI(top期刊)收录期刊论文,奖励3000元/篇;
2.发表SCI(非top期刊)收录期刊论文,奖励2000元/篇;
3.授权发明专利,奖励1000元/项;
4.1A或EI收录期刊论文,奖励500元/篇;
5.依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发放劳务补贴;
本课题组常用软件:
分析软件: ANSYS, ABAQUS, HyperWorks
造型软件: Pro/E, UG
编程语言: ANSYS APDL, Matlab,C++(用于界面及算法开发) ,Fortran(用于ANSYS、ABAQUS底层算法二次开发)
方向一:高强钢自适应高柔性折弯工艺
汽车中40%-50%的高强钢冲压件、工程机械的高强横梁等成形均涉及弯曲工艺,因此高强钢弯曲件精度及一致控制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另外高强厚板折弯也面临易断裂、回弹大等问题,需要热辅助折弯方案。为此创新地提出加载和卸载的全解析模型,以实现工艺参数的精确定量预测。并入了控制学科前馈和闭环反馈思想,从产品末端反向传播误差,从根本解决零件残差问题,为在线自适应折弯奠定理论和工艺基础,为自适应折弯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方向二:基于多维融合变形信息的损伤模型及优化辨识方法
材料损伤行为的精确描述对工艺缺陷预测和工艺优化是置关重要的,但是很多材料的损伤过程是一个多尺度损伤演变过程,单一力场下的传感信号对损伤不敏感,亟需多维传感信号融合监测(损伤数据监测问题)。损伤行为起始及终止具有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相关性,需要多参数复杂模型描述,材料模型与多视角物理行为数据是否匹配,基于多维融合信息如何挖掘多参数材料模型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多维损伤数据的使用问题)。针对损伤建模和损伤识别问题,目前本课题致力于开发互补融合识别及建模方法,摆脱基于单一场建模和标定方法,充分利用材料变形过程中的全面多维的灵敏数据增强建模和模型标定,开发损伤识别优化程序策略库,为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识别奠定基础。 - 硕士教学信息
- 杨志博:小开口钢桶卷封成形工艺研究(毕业,合作指导),2014级;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王慧敏:高强钢温热弯曲成形(毕业,,合作指导),2015级;
杨 尊:铝合金轮毂缺陷有限元分析(毕业,合作指导),2015级
田 乐:高强钢板成形及断裂韧性研究(毕业),2017级
乔海棣:材料性能参数识别及回弹预测(毕业),2018级
刘 煜:高强钢多尺度断裂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2019级
董 睿:球头胀形数据的板材损伤及强度逆向识别,2020级
蒲士龙:光电混合高强钢性能测试平台搭建,2020级
孙莉莉:材料力学行为测试及本构参数在线识别策略,2020级
赵 旭: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损伤参数标定研究,2020级
吴博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成型极限研究, 2021级
Assman Jihad(Morocco):Parameter prediction and decoupling calibration of metal constitutive model,2021级
张智超:细观晶体塑性损伤机理研究,2021级
崔建龙:递归神经网络在路径相关可塑性建模中的应用,2021级 - 博士教学信息
- 科研信息
- 在研项目信息
- 2021-2023 E2021203163 基于光电力多维融合信息的高强钢损伤模型及正反标定策略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研究基金,10万元,负责人
2019-2022 厚壁大口径D1422×33.8/35.2mm高钢级弯管用钢的研制与应用,30万,主要参与人
2021-2022 一种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1万,负责人
2021-2023 E2021203210 融合多维信息的复合材料损伤模型建立及优化识别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10万元,主要参与人 - 完成项目信息
- 2013-2016 拼焊板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与人,80万
2014-2016 拼焊板圆锥形零件成形理论与成形过程控制新技术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与人,15万
2014-2017 编织复合材料刚度及渐进损伤过程预报研究,燕山大学博士基金,主要参与人,10万
2016-2018 超高强钢板自由温弯曲加载路径优化及回弹反馈控制研究,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课题,负责人,4万
2016-2018 基于多尺度体素模型的自润滑关节轴承用织物衬垫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要参与人,4万
2018-2020 高强钢板自由温弯曲成形及回弹反馈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负责人,27万 - 专著、专利信息
- 发明专利:
1.段永川, 张芳芳. 板状素材が繰り返し負荷される力学的性能測定装置[P]. 日本专利:6893671, 2021-06-04.
2.段永川,乔海棣,田乐,宁松涛,官英平,杨柳. 一种模型与数据耦合驱动的弯曲回弹补偿方法[P]. 中国专利:ZL201910243257.2, 2020-01-21.
3.段永川,田乐,乔海棣,官英平,杨柳.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材料弯曲工艺加工方法及系统[P]. 中国专利:ZL201910525550.8, 2020-05-22.
4.段永川,杨柳,姚丹,高安娜,田乐. 一种加热弯曲工艺中回弹补偿方法[P]. 中国专利:ZL201811595842.0, 2019-12-10.
5.段永川,乔海棣,刘煜,田乐. 用于板材循环加载的力学性能检测装置[P]. 中国专利:ZL201911155590.4, 2020-08-28.
6.段永川,宁松涛,田乐,乔海棣,官英平,杨柳. 一种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P]. 中国专利:ZL201910242730.5, 2020-02-14.
7.段永川,乔海棣,田乐,宁松涛,官英平,杨柳. 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本构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P]. 中国专利:ZL201910490203.6, 2020-05-08.
8.官英平,段永川,杨柳,高安娜. 一种试件单向拉伸失稳段真实应力确定方法及系统[P]. 中国专利:ZL201910019509, 2019-12-06.
9.段永川,田乐,乔海棣,官英平,杨柳. 一种基于弯曲工艺的变模量模型参数的自动标定方法[P]. 中国专利: 201911147786.9.
10.段永川,田乐,姚丹,乔海棣,官英平,杨柳. 一种基于弯曲工艺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确定方法[P]. 中国专利: 201910042378.0.
11.段永川,姚丹,田乐. 一种利用板材热弯曲工艺弯曲角在线测量方法[P]. 中国专利: 201811153323.9.
12.段永川,姚丹,官英平,杨柳. 一种铸件疲劳寿命有限元预测方法及系统[P]. 中国专利:201910255895.6, 2019-06-06.
13.一种利用小凸模胀形数据预测板材大应变数据的方法(在申)
14.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申)
15.一种基于滚动摩擦的板材拉压测试辅助夹具(在申)
16.一种基于梯度性能提高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在申)
17.一种可消除试验机框架变形干扰的多功能支架(在申)
实用新型专利:
1.段永川,杨柳,王慧敏. 一种用于高强钢板感应加热的新型感应线圈[P]. 中国专利:ZL201721294150.3, 2018-04-04.
软件著作权:
1.多维变形信息多线程同步采集与试验机控制系统(在申)
2.基于多维变形信息的材料成形性能互补融合学习系统,2020SR1098595 - 学术论文信息
- 1.Dan Yao, Yong-chuan Duan*, Mu-yu Li,Ying-ping Guan. Hybr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coupled damage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parameter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21, 257: 1-20.
2.Yong-chuan Duan , Fang-fang Zhang, DanYao. High-strength steel decoupling models and decoupling calibr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al data[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under review)
3.Yong-chuan Duan, Fang-fang Zhang*, Dan Yao, et al. Multiscale fatigue-prediction method to assess life of A356-T6 alloy wheel under biaxial loads[J].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1, 130(130): 1-19.(中科院二区,TOP)
4.段永川,孙莉莉,张芳芳*,等. 高强钢变模量随动强化本构模型匹配与解耦标定策略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1A,EI,梯队期刊,待刊出)
5.Yongchuan Duan, Le Tian, Fangfang Zhang*, Y u Liu, Haidi Qiao, Liu Yang, Yingping Guan,Precision and Flexible Bending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Analytical Models and Data Models,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21,待刊出(重点期刊)
6.Yong-chuan Duan, Fang-fang Zhang*, Dan Yao, et al.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fatigue life of an A356-T6 alloy wheel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asting defect and mean stress[J].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118) (中科院二区,TOP)
7.Yongchuan Duan, Le Tian, Fangfang Zhang*, Haidi Qiao, et al. A fast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yield strength of materials based the on bending experimental data[J]. Metals, 2020, 10(2): 169. (中科院三区 )
8.Muyu Li, Yongchuan Duan, Dan Yao, et al. Constitutive model and flow behavior of B1500HS high-strength steel during the hot deformation process[J]. Metals, 2020, 10(1): 64-84. (中科院三区)
9.段永川,官英平*. 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精确回弹控制系统开发[J]. 机械工程学报, 2014, 50(10): 40-47. (1A,EI,梯队期刊)
10.段永川,官英平*,吴斌. 高强钢拼焊板V形模具弯曲回弹数值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 49(22): 76-83. (1A,EI,梯队期刊)
11.段永川,官英平*,赵军. 拼焊板宽板V形自由弯曲回弹预测及试验验证[J]. 机械工程学报, 2012, 48(20): 63-69. (1A,EI,梯队期刊)
12.段永川, 乔海棣, 张芳芳*, 杨柳, 官英平. 基于弯曲变形数据的屈服强度识别分散性分析和精度验证[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23): 2864-2873(1A,EI)
13.段永川,官英平*. 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回弹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26(02): 260-266. (1A)
14.段永川, 张芳芳*, 杨柳, 田乐. 高强钢板自由弯曲回弹反馈控制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 2018, 25(06): 1-6. (1B)
15.段永川, 官英平*. 激光拼焊板焊接工艺及焊后力学性能分析[J]. 塑性工程学报, 2014,21(03),67-72. (1B)
16.张芳芳, 段永川*, 高安娜. 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快速预测及实验验证[J]. 燕山大学学报, 2020, 044(001): 25-31.
17.官英平*,段永川,王立君等. 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回弹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 燕山大学学报,2011,35(6):488-492
18.张芳芳, 段永川*. 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预压单胞模型建立及其弹性规律数值预测[J]. 纺织学报, 2019, 40(10): 85-91. (1A,EI,梯队期刊)
19.张芳芳, 段永川*, 高安娜, 姚丹. 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热性能预测及验证[J]. 材料工程, 2020, 48(4): 151-157. (1B,EI)
20.Yongchuan Duan, Yingping Guan*, Bin Wu.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springback control on tailor welded blank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air bending process, ICIC Express Letter, 2013, 7(10). (EI)
21.Yongchuan Duan, Yingping Guan*. Prediction of Effective Material Property of Tailor Welded Blanks for Air Bending Process[J]. Advance Material research. 2011,35(6):488-492. - 科研获奖信息
- 社会信息
- 社会兼职信息
- 荣誉称号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 学习工作简历
- 2004.9-2008.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燕山大学(本科)
2008.09-2014.1,材料加工工程,燕山大学(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导师:官英平
2014.01-今,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2020.07-2020.08,燕山大学教师出国英语培训
2021.06-今,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35-8057031 传真:0335-8074783 电子信箱:mec@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