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本教学信息
- 本科教学信息
- 2022秋-2023秋 《机器人技术》(英文32学时)(三级项目)
2019春-2021春 《机械原理》 (54学时)
2017秋-2021秋 《工程制图》 (54学时)
2018秋-2019秋 《机器人技术》(36学时)
2018秋-2019秋 《机械设计》 (54学时) - 教学项目及获奖
- 教学改革项目:
[1] 安徽省高等学校2020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下课程《机械原理》,2020.12-2022.12,排名1/4
教学成果奖:
[1] 201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从课堂教学走进社会实践,提高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服务民生的能力,排名2/4 - 研究生教学信息
- 学科及研究方向
- 1.[硕士]机械电子工程(080202),研究方向:(1)航天器超弹可展开机构;(2)空间在轨捕获机构;(3)在轨成形薄壁件性能研究;(4)空天飞行器变形翼及超结构蒙皮;
2.[博士]机械电子工程(080202),研究方向: (1)航空/航天机构学;(2)机器人技术; - 研究生招生信息
- 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5名/届;博士生1~2名/届
- 硕士教学信息
- 2022秋季 《机电系统设计(案例)》
2020秋-2021秋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36学时)
-----------------------------------------------------------------------
指导硕士研究生信息:
1.2017级 | 刘 恋| 安徽大学 | 人形杆弯曲力学特性分析与实验 |已毕业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2017级 | 陆凤帅| 安徽大学 | 带有径向预紧的超弹性杆单侧驱动机构设计与实验 |已毕业
3.2018级 | 王金瑞| 安徽大学 | 复合材料N形薄壁弹性杆件力学性能分析 |已毕业
4.2019级 | 范硕硕| 安徽大学 | 超弹豆荚蜂窝杆力学特性分析和优化 |已毕业
5.2019级 | 汪 祥| 安徽大学 | 折纸变刚度抓捕三指机械手设计与实验研究 |已毕业
6.2020级 | 冯 健| 安徽大学 | 百米级超弹抛物柱面天线可展开机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已毕业|读博
7.2020级 | 吴栋天| 安徽大学 | 基于螺旋理论的四棱锥抛物柱面天线可展开机构设计 |已毕业|读博
8.2020级 | 姜松成| 安徽大学 | 双侧三棱锥变形翼骨架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已毕业
9.2021级 | 郭英杰| 安徽大学 | 可变形机翼前缘设计与优化 |已毕业
10.2022级 | 刘瀚孺| 燕山大学 | 离散化晶格变形翼骨架结构设计 |已毕业
11.2022级 | 裴策涵| 燕山大学 | 变形翼蒙皮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已毕业
12.2022级 | 范福源| 燕山大学 | 豆荚蜂窝杆天线展开性能研究 |已毕业
13.2022级 | 杨彦飞| 燕山大学 | 超结构变形翼及后缘拓扑优化设计 |已毕业
14.2023级 | 李科颉| 燕山大学 | 柱状胞元超材料变形翼蒙皮力学性能研究
15.2023级 | 黄忠豪| 燕山大学 | 仿生变形翼骨架与分级翼蒙皮结构设计与分析
16.2023级 | 祝传炉| 燕山大学 | 空间仿生抓捕机械手设计及控制性能研究
17.2023级 | 赵晓俊| 燕山大学 | 大型轻质超弹张拉式太阳帆展开机构
18.2023级 | 石震宇| 燕山大学 | 飞行器折叠翼创新设计与分析
19.2023级 | 边 涛 | 燕山大学 | 航天器快速折展机构设计与分析
20.2024级 | 吝晓坤 | 燕山大学 | 在轨成型装置质量及极限温度下性能优化
21.2024级 | 邢斯强 | 燕山大学 | 飞行器三棱柱变形翼骨架机构设计
22.2024级 | 杜继炜 | 燕山大学 | 大型一维弹性伸展臂设计
23.2024级 | 孟祥亮 | 燕山大学 | 低扰动高速展开伞状折展机构精度分析
24.2024级 | 孙文博 | 燕山大学 | L+V带材在轨成型仿真分析
25.2025级 | 杜诚伟 | 燕山大学 | 模块化大型绳驱多维变形机构创新设计与刚度调控研究
26.2025级 | 朱广涛 | 燕山大学 | 分区融合超结构填充型蒙皮结构设计及宏细观力学特性分析
27.2025级 | 宋英昊 | 燕山大学 | 仿生变形翼骨架与分级蒙皮结构设计与分析 - 博士教学信息
- 1.2023级 | 冯 健 | 燕山大学 | 在轨成型装备设计及卷管力学特性研究
2.2023级 | 吴栋天 | 燕山大学 | 低扰动航天器快速折展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3.2024级 | 韩 逸 | 燕山大学 | 折纸衍生空天变形机构创新设计
4.2025级 | 黄忠豪 | 燕山大学 | 高速飞行器绳驱变前体机构创新设计 - 科研信息
- 在研项目信息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575036,强载瞬变大型冗余绳驱多维变形翼结构创新设计与光滑变形机制,2026-2029,65万;
[2] 燕山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2022-2027,优秀人才A类项目,200万;
[3] 横向项目,金属杆件快速成形设备加工装配、控制器研制及工艺试验,2024-2026,90万,
[4] 横向项目,x2024067,展开机构零部件加工及驱动控制器研制,2023-2025,78万;
[5] 横向项目,x2023113,一体化装调试验系统,2023-2024,85万;
[6] 委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项目名称:机构结构复合系统变形与承载试验测试,2022-2024,25万。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192630,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2022-2026,1500万; - 完成项目信息
-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5001,大口径多超弹性铰链抛物柱面天线折展机构及动力学行为研究,2020-2023,75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5002,薄膜天线人形杆折展机构及其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2017-2019,25万;
[3]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RS-2020-KF-16,柔性变刚度折纸式抓捕机械手研究,2019-2021,8万;
[4]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3206,深空抓捕折纸式机械手关键技术研究,2023-2025;
[5] 委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目名称:支撑振动分析,2019-2019,25万;
[6] 委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项目名称:抛物柱面折展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2019-2019,20万;
[7] 委托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所,项目名称:薄膜天线展开技术研究,2017-2018,12.5万;
[8] 委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项目名称: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型空间结构设计,2018-2020,10万;
[9] 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项目,XXXXXXXXXX技术,2012-2015,260万;
[10] 航天科工二院项目,XXXXXXXX机构设计,2012-2015,180万;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5002,空间新型大尺度可折展机构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2014,220万;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835002,空间大型薄膜无铰轻质可展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2019-2023,300万;。 - 专著、专利信息
- 主编学术专著:
[1] 杨慧,王岩,史创,空间超弹可展开机构设计与优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5,ISBN 978-7-122-41029-0.
-----------------------------------------------------------------------------------------------------------------------
国家发明专利:
[1] 杨慧,陆凤帅,王岩,等,一种带有径向预紧的人形杆单侧驱动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0929020;
[2] 杨慧,刘恋,陆凤帅,等,单侧人型杆缠绕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7877544;
[3] 杨慧,马文静,张群,等,一种人形杆扭转力矩测试装置,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2701528;
[4] 杨慧,孙福彪,冯健,等,单电机驱动四滚筒人形杆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7878068;
[5] 杨慧,张群,王岩,刘恋,等,一种精密人形杆纯弯曲力矩实验装置,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5099516;
[6] 杨慧,冯健,孙福彪,等,双滚筒人形杆十字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7878091;
[7] 杨慧,陆凤帅,尹何星,等,多电机驱动的人形杆单侧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7417907;
[8] 杨慧,钱程辉,鲍晖,等,一种多超弹性铰链的抛物柱面天线可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3017141;
[9] 杨慧,冯健,王岩,等,超弹M形杆驱动的模块化抛物柱面薄膜天线可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1220183X;
[10]杨慧,孙梦果,仲育颉,等,电磁控制单摆与U形槽齿轮节奏配合装置,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0348207.
[11]杨慧,吴栋天,王岩,过约束四棱锥模块化抛物柱面天线可展开机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1113027445.
[12]杨慧,姜松成,郭英杰,双侧三棱锥模块化飞行器变形翼骨架机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2109164459,已实审.
[13]杨慧,韩逸,王岩,姚建涛,基于Kresling及Waterbomb折痕的刚性抓捕机械手,国家发明专利,ZL2023103597297,已实审;
[14]杨慧,韩逸,王岩,姚建涛,杨远帆,基于蹼式折纸的刚性两指抓捕机械手,国家发明专利,ZL2023110859909,已实审.
[15]郭英杰,杨慧,杨彦飞,刘永斌,一种刚柔耦合变弯度机翼前缘机构,国家发明专利,ZL2023117675056,已受理。 - 学术论文信息
- 英文论文:
[1] A general method to synthesize Customizable Stiffness Triangular Prism Deployable Arm, MMT, 2025, 214: 106143.中科院大类1区,top期刊
[2] Structur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ow-Disturbance Performance for a Deployable Ribbed Mechanism in Missle-Borne Antenna, AST, 2025, 165: 110502. 中科院大类1区,top期刊
[3] Design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morphing wing skeleton mechanism based on modular double-side triangular pyramid unit, AST,2023,143:108721.中科院大类1区,top期刊
[4] Configuration synthesis of planar folded and common overconstrained spatial rectangular pyramid deployable truss units, CJA, 2019, 32(7): 1772-1787.中科院大类1区,top期刊
[5]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peak bending moment of an M boom for membrane deployable structures, IJSS, 2020, 206: 236-246.中科院大类2区,top期刊
[6] Experiment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ape-Spring Hinges. SAMO, 2015, 51(6): 1373-1384.中科院大类2区
[7]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an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multi-dimensional morphing wing with flexible metastructure skin, Aerospace, 2023,10 678
[8] Equivalent dynamic model for large parabolic cylindrical deployable mechanism, AIAA J, 2022, 60(12): 6739-6752.
[9] Novel four-cell lenticular honeycomb deployable boom with enhanced stiffness, Matrials, 2022, 15, 306:1-14.
[10] Equivalent dynamic model for triangular prism mast with the tape-spring hinges, AIAA J, 2021, 59(2): 575-684.
[11]Coiling and deploy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a C-cross section thin-walled composite deployable boom, SAMO, 2020, 61: 1731-1738.中科院大类2区
[12] Wrapping 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Deployable Composite Triangular Rollable and Collapsible Booms. SAMO, 2019, 59: 1371-1383.中科院大类2区
[12]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Triangular Prism Mast with Tape-Spring Hyperelastic Hinges. CJME, 2018, 31(1):33.
[13] Optimizing the Qusai-static Folding and Deploying of Thin-Walled Tube Flexure Hinges with Double Slots. CJME, 2014, 27(2): 279-286.
[14] A programmable origami-inspired webbed gripper, SMS, 2021, 30, 055010: 1-12.
[15] Topology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Pyramid Deployable Truss Structures for Satellite SAR Antenna[J]. CJME, 2014, 27(4): 683-692.
[16] Design and Deployment Analysis of Modular Deployable Structure for Large Antennas[J]. JSR, 2015, 52(4): 1101-1111.
[17] Flexible Deployable Structure for Large Synthetic Radar Antennas[J], Part G:JAE, 2016, 230(4):615-627.
中文论文:
[1] 内向同构二次分级内凹六边形超材料力学特性分析与实验, 宇航学报, 2025, 46(3): 532-543.
[2] 变形翼可调泊松比柔性蒙皮力学特性分析,航空学报,2023, 44(3): 227748.
[3] 百米级超弹性铰链抛物柱面天线折展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22,58(3): 75-83.
[4] 复合材料人形杆压扁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宇航学报,2019, 40(5):570-576.
[5] Kresling和Miura折痕混合型三指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及其设计,机器人,2022,44(1): 35-44.
[6] 星载薄膜天线人形杆单侧驱动机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22,41(5): 27-32.
[7] 光学薄膜折展机构单元胞杆优化,光学精密工程,2020,28(10): 2244-2251.
[8] 金属管螺旋金属在轨成型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5, 57(4): 151-161.
[9] 飞行器旋转重入变形超结构骨架力学特性分析,2025,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已录用. - 科研获奖信息
- 2022年,入选“燕山学者 优秀人才 A类”;
2024年,获CCMMS张启先专项优秀论文奖;
2024年,获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 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荣获安徽省机器人学会 本科毕业论文 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荣获第四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 优秀论文奖;
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第25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省级三等奖’; - 社会信息
- 社会兼职信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中国空间机构学会青年委员| 《空间电子技术》青年编委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第一届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 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 | 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
-------------------------------------------------
20余国际期刊审稿人 - 荣誉称号
- 2018年,荣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安徽赛区 二等奖;
2016年/2017年/2019年,安徽大学 年度考核优秀;
2018年至2021年,安徽大学 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优秀; - 学习工作简历
- 教育背景
2012.03-2015.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博士
2009.09-2011.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硕士
2005.09-2009.07 | 合肥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本科
工作经历
2025.8 纽斯卡尔大学(新加坡分校)
2022.04-至今 | 燕山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 副教授
2019.12-2022.03 | 安徽大学 | 电气学院 | 副教授
2015.11-2019.11 | 安徽大学 | 电气学院 | 讲师
2011.07-2012.0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18所 | 工程师